青铜峡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郭校长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文化自
TUhjnbcbe - 2021/1/30 10:11:00
北京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导语

倘若没有贺兰山和*河,也就没有宁夏平原,没有农业古灌区,没有今天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这其中实是大有文章可写,大有潜力可为,对贺兰山和*河等宁夏历史人文的深入挖掘和书写是宁夏葡萄酒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风土条件、得力的工作举措,经过最近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紫色名片,这个年轻的葡萄酒产区也逐步得到全球的认可。

屡获殊荣是产区品质的证明和背书,不过,从成熟产区的发展历程来看,产区品牌的形成绝非品质这一个维度,消费者对一个产区的认知,是立体的、多元的,除了瓶子之内的质量,还有瓶子之外的诸多因素,如历史人文、风土人情、饮食文化、产地相关的人物、事件等等,这些因素与葡萄酒的融合,才会形成一个产区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宁夏贺兰山东麓该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产区的认知,又该怎样打好自己的文化牌呢?

得一山一河之形胜

世界上的知名葡萄酒产地大多依山傍水,宁夏之所以能成为独具特色的葡萄酒产区,主要得益于一山一河,也就是这贺兰山和*河。

贺兰山

贺兰山为大致的南北走向,东西宽度15-60公里,长多公里,海拔多在1,-3,米。贺兰山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与腾格里沙漠东进的脚步,是宁夏和内蒙两个自治区的分界线,是西北外流水域与内流水域的分水岭。贺兰山载历史,藏文化,宁夏的百家酒庄大多集中在贺兰山的脚下。贺兰山是宁夏的地理和文明符号,自然也会被众多酒庄作为品牌的一部分,形成葡萄酒行业独特的“贺兰”风景线,如贺兰红、贺兰神、贺兰山、贺兰亭、贺兰珍宝、贺兰芳华、贺兰传奇、贺兰晴雪、贺东、美贺、加贝兰、兰山图、兰山红、兰山骄子、兰山云昊、兰山玉卓、兰山伯爵等等,其中贺兰晴雪酒庄的名字来自明朝“宁夏八景”中“贺兰晴雪”的记载。

*河流经青铜峡口

*河,从发源到入海流经9个省区,因*河而兴的宁夏最为得天独厚,正所谓“天下*河富宁夏”。0多年前的秦朝,宁夏平原就开始了利用*河水进行农耕的历史,蒙恬将*率部30万众在此戍边屯田,兴修水利,此后宁夏日渐富饶,繁荣程度堪与秦关中地区相媲美,这个新家园被誉为“新秦中”,和誉新秦中酒庄的名字便来源于此。宁夏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世界遗产,就是宁夏引*古灌区,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古灌区由多个历史时期的古渠组成,如秦渠(秦朝)、汉延渠(汉朝)、昊王渠(西夏)、唐徕渠(也叫御史渠,唐朝)、红花渠(明朝)、大清渠(清朝)等等,宁夏的两千年引*灌溉的古渠史,也是宁夏平原的开拓史,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水利史,宁夏也因此被称为天然古渠博物馆。如今,宁夏引*古灌区范围达8,平方公里,干渠25条,总灌溉面积万亩,渠间发达的水系纵横宁夏平原,滋润了农业生产,也滋生出大小不一的湖泊,因此,银川自古就是湖城,72连湖形成巨大的湿地,也形成了名不虚传的“塞上江南”。

倘若没有贺兰山和*河,也就没有宁夏平原,没有农业古灌区,没有今天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这其中实是大有文章可写,大有潜力可为,对贺兰山文化和*河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书写是宁夏葡萄酒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塞上江南葡萄种植源远流长

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很多人会认为是一种美化,实际上,这个说法源自于“塞北江南”,且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晚期,北周与南陈决战(公元年的吕梁之战),北周大败南陈名将吴明彻,陈*被俘3万多人,北周把这些俘虏迁到灵州(今天的宁夏吴忠)种田开荒。陈*多是江南人,以米为主食,会种水稻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无法南归,只能安顿下来,把随*带的大米种在当地,逐渐把灵州一带发展为鱼米之乡,江南人的饮食、语言、行为乃至文化逐渐融入当地,在塞北呈现一番江南景象,“塞北江南”的说法由此开始(郎茂所著的《隋州郡图经》中记载)。如今,宁夏平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塞北江南”的美誉名副其实,被口口相传为“塞上江南”。

贺兰山下果园成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代诗人韦蟾说:贺兰山下果树蔚然成林,很久以前就有“塞北江南”的美誉了。韦蟾写这首诗的年代,距离侯君集破高昌已经过去了多年,葡萄早已在丝绸之路沿线落地生根,酿酒之法也早已传入中原,宁夏的果园之中必然也包括葡萄,据此推算,宁夏种植葡萄的历史至少已有1,多年了。诗中写到的“贺兰山下果园成”的那一带,即古灵州,位于今天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公元年,年轻的*项羌首领李元昊,在贺兰山下宣布建立大白高国,史称西夏。年,元世祖忽必烈灭西夏后改中兴府为宁夏路,意为“宁夏者,夏地安宁也”,“宁夏”由此得名沿用至今。年,蒙古大汗派出监察御史马祖常到西北地区调查民情,马祖常是个大文人,他把在宁夏一带的见闻写进了《灵州》,诗中有两句是:“葡萄怜酒美,苜蓿趁田居”,这是说葡萄和苜蓿在元代的宁夏地区种植广泛,用葡萄酿酒也不是啥稀罕事儿,显然,彼时的塞上江南瓜果飘香,粮食充足,葡萄丰产,富余的葡萄用来酿酒。

宁夏现代葡萄酒产业的起点

宁夏平原因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富庶的农耕基础,一直是历朝的战略要地,两千年来,宁夏沿用着很多带有*事色彩的历史地名,以“关、营、堡、寨”命名的地方多达数十个,其中名声最大的,就是西部影视城所在的镇北堡,而宁夏现代葡萄酒发展的起点,则在玉泉营。

年5月9日,宁夏玉泉葡萄酒厂在玉泉营农场开工建设,当年9月,8名派到河北昌黎葡萄酒厂学习的技术人员回到农场,此时正是葡萄采收季,但酒厂尚未完工,设备也没有到位,大家在农场的3间平房,靠着多口大水缸,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当年的酿造试验。年2月,这些宁夏本土种植的酿酒葡萄出产的第一批酒通过了自治区科委的验收,由此开启了宁夏现代葡萄酒的发展历程。年,玉泉葡萄酒厂启用新的商标“西夏王”,这个名字显然取自于西夏文化。

宁夏葡萄酒中的文化元素

3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产区范围覆盖20万公顷,可利用面积大约万亩,目前种植酿酒葡萄49.2万亩,已发展为六个子产区,从北到南分别是:石嘴山、贺兰、银川、永宁、青铜峡、红寺堡,每个子产区都是文化底蕴深厚,让我以青铜峡为例来抛砖引玉,简单分享一下那些葡萄酒中的文化符号。

青铜峡境内的明长城

青铜峡位于宁夏中部,是*河上游段的最后一个峡口,峡长6公里,自古就是中国西北边防的战略要地。青铜峡境内有明代留下的古长城、烽火台、甘城子古堡、鸽子山史前文明等遗迹。如今,青铜峡作为宁夏最重要的子产区之一,葡萄酒与这些古迹又有怎样的共鸣呢?

青铜峡境内的明长城遗址

因背靠贺兰山,前有*河天堑,青铜峡自秦汉时期就成为防御外敌的*事战略要地,明*府在此设置了四大兵营,从南向北分别是广武营、大坝营、干(甘)城子营、玉泉营,这四个古兵营的名字仍然使用在当地的地名中。甘城子古兵营历经数百年,其遗址附近坐落着古城人家酒庄,无独有偶,“甘成古堡”,既取甘露天成之意,也与“甘城子”同音,酒庄与遗址相距仅仅几十米,产品酒标以贺兰山岩画和古兵营遗址为元素,续写着这座要塞的史诗。

甘城子古城址

甘城子以南10公里,有距今1万年左右的史前文明鸽子山文化遗址,在甘城子与鸽子山的中间位置,有一湖泊名曰“西鸽湖”,西鸽酒庄选址于此,并以鸽子为视觉符号,弘扬中国美学,推出玉鸽、西鸽系列产品,这座现代而精致的大型酒庄周边,有两万亩葡萄园,以葡萄美酒继续书写这片土地的神奇。

青铜峡邵岗镇,保留有明代的柳木皋烽火台遗址,境内还有两座高山,南为“大柳木高”,海拔1,米,北为“小柳木高”,海拔1,米,华昊酒庄“柳木高”的灵感即来源于此。

青铜峡内有*河大峡谷、塔,还有大禹文化园,相传大禹为解救水患,在此举起神斧,把贺兰山劈开一道峡谷,*河之水得以疏通,就在劈开贺兰山的时候,夕阳余辉把牛首山染成古铜色,大禹见此情景,提笔在山岩上写下“青铜峡”三个大字,青铜峡由此得名,而这里的“禹皇酒庄”得名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青铜峡水利枢纽

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开启了宁夏有坝引水的篇章,把宁夏北部平原的灌区面积扩大了好几倍。青铜峡一带也是发展迅速的重要酿酒葡萄产地,尤其是甘城子的赤霞珠最为著名,进一步提升了青铜峡的声誉。“滔滔*河作屏障,巍巍长城卫边塞,四大兵营踞要津,九大古渠扼平原。”*河、长城、兵营、古渠,还有葡萄酒,书写着青铜峡的历史和未来,展示着青铜峡独一无二的魅力。

葡萄酒不仅仅是气候、土壤在产品质量上的体现,还有这方水土的历史积淀和延承,古人留下的文明密码,是今人的宝贵财富。类人首酒庄以岩画太阳神作为品牌Logo,抱璞以岩画作为酒标主体元素,利思酒庄的“仁、义、礼、智、信”产品系列,更是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未来的宁夏葡萄酒,无疑会涌现出更多融合本土文化符号的品牌。

宁夏葡萄酒的文化自信

葡萄酒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陈酿的葡萄酒,宁夏有太多的历史人文还尚未在葡萄酒产业发挥价值。在做好品质的基础上,打好文化这张牌,增加品牌附加值,是塑造产区品牌的核心,更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是产品,还有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收获。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宁夏的地域文化绚丽多姿,*河文化、贺兰山文化、移民文化、边塞文化、回族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长城文化等等,这其中也自然少不了葡萄酒文化。中国葡萄酒的文化来自中国,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去讲述自己的故事,书写自己的文化。我们是中国的宁夏、世界的贺兰山东麓,我们不需要成为别人,我们要做的是我们自己,如果每当说起自己总是要提及别的产区,消费者会永远觉得你不如人家,所以不要去抱大腿帮别人做宣传,坚持做自己就够了。当有一天中国葡萄酒被全世界的消费者广泛认可时,那也一定是因为我们坚持做自己。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加油!

中国葡萄酒,做自己!

作者:郭校长

郭明浩(郭校长)

上海市酒类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葡萄酒分会会长

畅销书《葡萄酒这点事儿》作者

《漫谈葡萄酒》脱口秀主讲

央视《对话中国品牌》专访人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客座教授

云南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推广大使

*和硕葡萄酒产区推广大使

中国葡萄酒市场年度风云人物

5—中国葡萄酒教育人物

本文刊发在《新商务周刊》年第9期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郭校长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文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