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生产技术交流
ID:DJLSCJS
我们用一段老电解槽的回忆,带你走进那段光辉岁月
生产基地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段老旧的80千安上插自焙阳极电解槽。他用傲立的身躯和满身的沧桑,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自年8月21日第一台电解槽启动投产至年10月15日关停,34年1个月零24天,他栉风沐雨,历经坎坷,见证了宁夏能源铝业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发展史,成为企业开拓创新走向新时代的灵*支柱。
年10月冶金部按照国家“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在宁夏建设大型铝冶炼企业。根据初步设计,生产系统采用仿法国诺盖尔铝厂的80千安上插自焙电解槽工艺和技术,年产电解铝3.2万吨。
年8月21日,70年代初,铝产品装运全靠人工搬运,青铝四〇一车间一厂房2号电解槽启动,首批44台电解槽通电投产,这是老一代创业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实现的。但由于设计思想不够科学、设备不够齐全以及对电解生产工艺不够熟练等因素,导致投产后产量质量迅速下滑。年至年,生产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累计亏损万元,这对当时资源匮乏且迫切寻求发展的新中国来说,雪上加霜。
艰苦创业
工人正在进行打壳作业
面对困难,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展了槽壳加固、短路口改造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解决了一些设备和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使生产状况逐步好转。
工人们休息之余阅读学习
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青铝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思路,组织有关人员多次赴日本学习上插电解槽生产技术,进一步加大了生产设备的改造力度,强化了工艺管理,当年即实现扭亏为盈,彻底甩掉了投产以来多年亏损的帽子。之后,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技术革新和改革开放力度,围绕高产、优质、低耗、增利和安全生产进行整顿;与贵阳院技术合作,制定技术改造总体规划,提出实现电解打壳下料机械化设想。至年12月,80千安电解系列全年生产铝锭3.3万吨,突破核定生产能力,实现达产达标;年8月,电解系列铝锭一级品率首次达到%;年,电解生产全系列原铝直流电单耗实现千瓦·时,创出了同类槽型的最好水平。
年10月随着时代的进步,80千安上插自焙阳极电解系列这个创造过辉煌业绩的“老人”结束了34年的生产历史,寿终正寝……企业决定将其改造为千安的预焙阳极电解槽,焕发新的生命。为纪念80千安上插自焙阳极电解槽的历史功绩,企业决定在厂区的核心地段建造纪念亭,将燃起第一炉铝冶炼火种的2号电解槽置于亭中,以启迪后人永远继承发扬老一代创业者的宝贵精神。
80kA电解槽纪念亭
34年1个月零24天,80千安电解系列栉风沐雨、历经坎坷,走过了极不平凡的路。他填补了宁夏有色金属行业的空白,解决了自焙上插槽工艺技术不过关、关键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多年来,共生产原铝.6吨,为宁夏经济进步、中国铝工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80千安铝电解生产系列在历史的进程中停止了生产运行。但在这片热土上,先后建成投产了千安、千安、千安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重新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铝工业基地。
8年12月26日中电投与原青铝集团实施战略重组,组建了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后因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进而更名为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多年来,宁夏能源铝业在国家电投的带领下,不忘创业者的初心、牢记新时代的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阔步前行。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宁东——临河点对点铝电直供,彻底了打通了铝电产业链,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现了企业几代人的梦想。
宁夏能源铝业总部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电解铝生产技术交流
电解铝知识学习交流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选文章《?上街铝厂的前世今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