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文苑》总第期·
宁夏行
文
戴辉旭
————
儿子嘉林十五岁,以分考入市重点高中,虽然成绩不算拔尖,却也一门不拉地完成了各科学业。儿已很努力,我也十分满意。自从独自担负抚养孩子的责任,五年来几乎每年假期我都携儿子外出旅游!旅游能丰富生活,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乐趣。暑假,我们决定去宁夏,我一直以为,宁夏是“宁静的夏天”的意思。终于,我安顿好了老父亲,于7月23日同嘉林拖上行李箱,乘上了去西安的大巴。西康高速公路穿越碧海绿林与幽深的山谷,一路风景诱人,约3小时便驶出秦岭。没多久就到了古城西安,为了尽快赶去银川,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队,买了两张无坐票。尔后顺利通过行李安检,正好时间也差不多了。无座的都被安排由3号车箱上车,我们上车后,拥挤在车箱连接处或车箱内的过道里!尔后又被挤到2号车箱,嘉林见前面有两个空位,欣喜的赶快拉我去坐下来。没想到这节车箱是铁道职工专利车箱,最感激的是一晚到天亮竟然没人催我俩让位子。夜幕降临,我和嘉林赶了一天的车,都有些疲惫,就在列车哐当哐当与旅客聊天的糟杂声中,昏昏欲睡……醒时,见车窗外天渐渐亮起来了,列车已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天地---宁夏。此时正好是早晨5点多,天边漫漫转白,驱赶着正在散去的夜雾。清晨的宁夏,空旷,浑朴。向日葵迎着东方,整齐,昂然;远处的云像山丘,被将要升起的太阳映成褐色,列车上凭窗张望的游客也醉了。列车徐徐驶入银川站,出了车站,行走在宽阔的大街上,感受着宁夏伊斯兰风格,市容整齐有序,街面清洁如洗,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祥和和安宁。入住宾馆后,一整夜的疲惫早已荡然无存。接下来,便把行程安排了一遍。被赞为“中国一绝”的西部影视城是一定要去的。随即,我们吃了早歺便出发,来到了银川北郊荒漠上的镇北堡,原址是贺兰山南麓荒无人烟地带被遗弃了的明清边城。镇北堡古朴久远而神秘,气势雄浑而沧桑,从二十世纪中叶被作家张贤亮发现并介绍给影视界以来,著名导演谢晋、张艺谋、滕文骥等以古城堡特有的神奇魅力分别在这里拍片并获得了“百花奖”、“柏林金熊奖”、“蒙特利尔金奖”等国内外高规格大奖,近百个中外摄制组纷至沓来拍摄外景,大牌影视明星朱时茂、丛珊、姜文、巩俐、葛优、陈道明、等等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足迹。《牧马人》、《红高粱》、《双旗镇刀客》、《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大旗英雄传》、《*河绝恋》、《红河谷》等70余部西部题材与古代传奇的影视片在这里成功拍摄,使镇北堡惊动了海内外,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冠,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而后我们去了*河青铜峡库区西坡的塔,据传是西夏佛教盛行时的记念性建筑。佛教把人生的烦恼归结了种,为驱除烦恼,要贯珠颗,念佛遍,晓钟响,建造塔,意为消除烦恼。远看塔群成正三角型顺坡而排,近观每塔高约三米左右,塔身似棱角似葫芦似宝瓶每行塔型不尽相同。我们从塔群左侧拾级而上,一路攀高,砖塔成金字型逐行减少,上到顶塔身旁,不仅不感到累反而十分轻松。觉得此处高远而空静,凭栏远眺,雄浑的波涛湍急地越过*河上游段最后一个峡口奔内蒙古而去,峰峦险峻,山河互衬;山脚近处,田园青葱,灌渠流畅,无限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在宁夏红的故乡——中卫,手撕面的美味与实惠,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位于中卫市区的明代著名古建筑高庙,又使我们意外的感到惊奇不已,走进寺庙,夺人眼球的是砖雕牌坊上的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原来这里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堂。进了山门,庙宇陡峭,前为南天门大雄宝殿、中楼,后面最上层是五岳庙、玉皇阁、圣母宫,有木梯与中楼相通。主体两翼分别是钟鼓楼、文楼、武楼等陪殿。南北向中轴线上,建筑物层层紧扣,步步增高,左右对称,上下呼应,亭廊相连,迂回曲折,檐牙相衔,翼角高翘,加上造型别致的屋顶,构成了气势雄伟、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登上最高层,又生一番景象。有古人诗咏此景:“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冥檬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这正是一幅壮丽而又清淡的巨幅画景。极目云天,泼黛浮蓝;大漠绿洲、*河、长城尽收眼底。近处,云蒸霞蔚,似赤城霞、峨嵋雪、巫山云、潇湘雨、钱塘潮。庐山瀑布均生于此,催人遐思,感慨万千。这时,从远处飘来的瀚海驼铃又那么深沉悦耳,游人犹如沉浸在诗中画内。回到中卫的宾馆,我和儿子冲了个澡,倒头便酣睡入梦。连日劳顿使我们在既陌生又极富美幻的西域边城睡得极踏实。第二天清晨,我们整理好行装,便乘公交车抵达宁夏之旅的主要目的地——沙坡头。沙坡头在中卫市城西16公里处,是中国大陆10个5A级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汇地,*河从这里进入银川,这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依巍峨雄奇的祁连山余脉香山,北连绵延万里的腾格里大沙漠,中间被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河横穿而过,在沙漠与*河之间,是一片葱郁滴翠的古朴园林———童家园子。园子北面有一条水渠,奇妙的是沙坡长年被风吹刮,却从来没有越过水渠。人从沙坡下滑时脚下发出轰鸣的响声,似千*万马在向下奔驰,沙坡却没有降低或削减,永远都是那么高,下滑的沙也永远不会复盖水渠,更不会进犯到*河,河水也永远不会袭扰到沙丘。沙与河这对本不相融的矛盾体,在沙坡头却被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沙堤高耸,河水奔流,相依相偎,和谐共处。我在想,中国海疆与周边友邻也能如此和谐相处,那将会带给国家与人民多少安宁多少幸福呀!沙坡头的沙、山、河、园交相荟萃,加上*河飞索,羊皮伐横渡,滑沙冲浪,骑鸵行舟,无处不激人游兴,撩起万种风情,这里形成了自然天成的大漠旅游景观。我们在景区沙丘上与操着一口流利华语的美国青年旅行者背靠着*河留下了象征友谊的纪念照。在这里我们父子从沙丘高处滑向坡底,乘悬空吊椅飞越沙谷,骑着骆驼慢悠地穿越绵延起伏的沙海荒漠,乘电瓶车顺童家园林观赏*河与沙山的无限风光。最后鼓着勇气来到“天下第一索”,年纪尚幼的嘉林退缩了,他只想在岸上观赏,我只好独自骋勇登临高台,穿上绳套,由引索员帮我系牢锁扣,双手握住吊环,心惊胆战地面对开阔空旷的*河,引索员猛力把我一推,我便悬空飞了出去,上方只一根钢索,吊着我滑向对岸,行进中反而没了开始的惊惧。约几分钟便到了南岸,然后换索,再又滑回北岸。嘉林拉着我的胳臂显得格外兴奋,我鼓励他去试试,他摇头说等长大以后再体验。乘车离开沙坡头时,我的脑际升起了王维长袍握笔的身影,那感人千秋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正是对此地绝佳的写照吗?在返回西安的列车上,我们父子在交流着宁夏行的感受,遇到的宁夏人都有着共同的开朗性格,他们落落大方而不拘泥,心底耿直豪爽而善良,有山东人的影子。旅游景点古朴自然,不粉不饰,奇妙天成,味浓趣真。城市清洁安宁,不急不燥而有序。农作物远离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自然而不造作。城乡居民过着谐美的田园般生活,却不失夏天的热情与浪漫。这些印象似虹似梦,如诗如画。我心感慨:宁夏,果真是宁静的夏天。作者简介:戴辉旭,年11月生于陕西汉阴,祖籍湖南长沙。笔名苦菊,号扫叶山翁。公务员兼文化学者,擅写散文、文艺评论、绘画。作品曾刊发于《中国书画家》《作家时代》《华夏散文》《散文选刊》《安徽文学》《秦岭文学》《中国作家网》等。现居西安、汉阴,现主要研究中西文学与唐、宋绘画。
总顾问:杨争光
主编:李夏
古诗词责任编辑:袁富民崔岳
散文责任编辑:王荣君李木子陈海燕梁卫峰杨燕
现代诗责任编辑:邓智华余琳
书画责任编辑:张建*高恺
法律顾问:李木子
《乾陵文苑》投稿须知
投稿作品:散文、诗歌(最少3首)、小说、书画。所有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自己原创作品,文责自负,且授权《乾陵文苑》独家发表,其他任何公开刊物转载刊发必须经过《乾陵文苑》授权。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