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沙沃
图:来源网络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顺势而下,一路奔腾不息,从甘肃兰州起蜿蜒数百公里到宁夏中卫,穿山越峡,横冲直撞,在一座座礁石和绝壁间,制造了一个个险滩峡谷,可谓是山连山,谷挨谷,峡接峡。
黄河出兰州后,就是长达五百公里的峡谷区,河水奔腾咆哮,横冲直撞,形成了一个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峡谷。在千里峡谷区中,小峡接着大峡,乌金峡连着红山峡,黑山峡过后又是青铜峡,一道道湾、一座座峡谷给人们展现了黄河峡谷五彩斑斓的面孔和神秘莫测的性格。
黑山峡并不是黄河上游最后的峡谷,黄河上游最后的峡谷是青铜峡,然而青铜峡和黑山峡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黑山峡长达七十多公里,而青铜峡只有十公里,所以黄河上游最后的大峡谷非黑山峡莫属。
黄河在甘肃景泰五佛盆地暂息片刻后,不顾一切地在莽莽群山中撕开了一个裂口,这个被黄河撕开的口子就是黑山峡。黑山峡连接甘肃、宁夏二省区,起于甘肃靖远县大庙村,迄于宁夏中卫县小湾村,全长七十一公里,是黄河上游最后的大峡谷。
大庙是黑山峡的入口,站在峡谷入口,眺望山脚下的黄河,山崖高耸,沟壑纵横,河水湍急,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与冲击力。峡谷内龙王坑、老两口、七姊妹、三兄弟、黄石旋、一窝煮、阎王砭等险滩,让无数筏客子折戟沉沙。
离开大庙进入峡谷,黄河就进入了极为凶险的险滩暗礁段,在黑山峡七十多公里的峡谷中,仅V字形的悬崖峭壁就占去三分之一的距离,峡内山体垂直陡峭,谷底河水湍急,从河面到两侧峭壁崖顶平均垂直高度超过一百米,相当于三十层高楼,极为陡峭凶险。
初进峡谷时,河道已颇为逼仄,两岸亦颇险峻。群山逶迤,嵯峨峥嵘,流水深陷在宽仅十米的河谷中,迂回曲折,只见河水在莽莽群山中,时而东时而西逶迤蛇形,至峡谷约十公里之处,山行再度陡然变窄,山崖亦更显峭然,峡内逞阴森之相,暑气顿消。
如此陡峭狭窄的河谷,使黄河水猛浪若奔,显得异常奔腾而飞跃,颇似长江巫峡的幽邃和壮观、瞿塘的森严和奇峻。山洪流水从崖壁冲刷下的礁石,滚动在滔滔河水中,河面汹涌着波浪,仿佛无时无刻不处在惊险的状态。
崖壁上的小路非常窄,最窄处只能容下两只脚,而脚下的路是遭严重侵蚀的岩层,极易脱落滑坡。沿着崖壁小路向前走,拐过两个弯后,眼前的峡谷更为险峻,河水也更加湍急,峡谷两侧的崖壁就像刀切一般陡峭。
黄河曲折蜿蜒在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山谷里拐了几个弯,形成了景象壮观的黄河峡谷。这里的黄河因为山的约束,宽度被束缚,山势高耸陡峭,河岸深切,地形险峻,水流湍急。
过了七姊妹就是甘宁两省交界处,此时,莽莽群山,极其狭窄,峡高谷深,水势逼人,一边是黄河,一边是绝壁,岸边上很多地方不仅人难行,甚至连山羊也难以攀缘。
走过一段后,黄河在下滩村前,河面也变宽了,水势变缓了,但凶险却更隐蔽了。村子前方的河中有个暗礁叫高崖结,此地高崖相接,岩石形成了一个结,藏在水面下,有不少的筏子客在此地翻船落水。
黄河过下滩村继续前行,在村子下游七八里处,拐了几乎成直角的大弯向东北而去。黄河拐向东北后,经过拦门虎、五龙旋、一窝煮等处,抵达沙坡头,黑山峡的终点在沙坡头,到了此地算是彻底出了黑山峡。
再行数十公里,却又换了一番景象。两岸山峡稍显开阔,在河滩上出现了几处绿洲。茂林丰草,炊烟缭绕。古老而孤独的水车悠然地转动,发出幽邃的吱鸣,像一位老者,伫立在水边,守护着身后的村落,见证着黄河的变迁。
黄河南岸,山势陡峭,不通道路,少有人烟。黄河北岸,除了险峻陡峭、迫近河流的那连绵不绝的山脉外,沿河分布着一些小块的滩地。虽然是在连绵的山谷中有着大山的阻隔,但也难以阻挡来自西北方被强风挟裹而来的腾格里的沙粒,滚滚的黄沙伴着呼啸的山风从较低的山峰之间翻越过来,直扑河岸。
这河岸边的河滩地便是世外桃源之所在,等转过一个大的山头,前面豁然开朗,一座依山而建的小村庄恬淡的看着黄河,巨大的古老的水车耸立在河岸上,守护着如画般的峡谷田园。
河道路边的北侧,断续散落着数十户农舍。只是这些农舍都已经荒芜,久已无人居住了,就在这弯曲的黄河峡谷中呈串珠状的狭窄河滩上,分布着中卫县的两个行政村。
黑山峡中有不少滩涂,大体上分南长滩和北长滩两部分。南长滩在沙坡头上游六十公里处。北长滩与景泰五佛相对,在南长滩下游十公里处,距离沙坡头五十多公里。
该地四面靠山,一河环流,形成了弧形半岛,像一块翡翠镶嵌在黑色的石头和黄色的河水之间。南长滩有史前岩画、古代水车、秦代长城,黄河两岸怪石嶙峋,高崖耸立,拓拔族人后裔常年定居于此。
北长滩古村落靠山面河,坐落在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西南三十公里处的黄河北岸,由相邻的四个自然村组成,当地俗称“北长滩”。
黑山峡的终点在沙坡头。沙坡头的摄人心魄之处,在于浪漫沙海中的奇幻瑰丽,在于大河奔流的侠骨柔情。曾经多次到沙坡头大弯对面的公路边眺望风景,只见青山耸立,黄沙茫茫,黄河在沙和山之间拐了一个“S”形的大弯,滚滚向前。
黄河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可以修建高坝大库的峡谷河段。河段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交界位置,水多沙少,高位供水优势显著,在黄河调水、调沙、调电中具有承上启下、兴利除害的战略地位,是从时间、空间尺度上有效配置黄河水资源的宝贵资源。
在这一河段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对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规划所涉及的范围,是指甘肃靖远到宁夏中卫沙坡头水库回水末端的整个河段,包括靖远川地、红山峡峡谷、五佛川地和黑山峡峡谷,河段全长约二百公里,其中甘肃境内河段长约一百五十公里。
黑山峡位于甘肃境内峡谷入口三十公里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三百亿立方米,天然落差一百米,可开发装机容量约一百五十万千瓦。甘肃省提出的黄河黑山峡河段多级开发方案,使大量的耕地、国家地质公园和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得以保护。
宁夏把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也叫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这里建设水利工程对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实现用水效益最大化。
然而,这样的一处水利工程却在当地百姓数十年的渴盼里,一直被搁置着。最主要的原因是:宁夏一直想要通过建设大坝,最大限度地抬高黄河水位,而甘肃一直觉得过分抬高水位,会导致其境一些地方被淹没,使一些群众因此而搬迁。
黄河水带着昨夜的睡意,打着哈欠,你推我搡的转过一个弯向着东面的群山静静的蜿蜒流去。翻滚着的水面映满了朝霞的色彩。河湾处的老水车在不知疲倦的顽强转动着,河水由下而上,泛珠吐玉,轮转水泻,为农家浇灌着田地。把人的思绪拉到了苍凉雄浑、寂寥空灵的意境中,它就象一位饱经了世道沦桑的耄耋老人,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我们坚信,有朝一日两省区会达成共识,充分利用黄河水利水能资源,推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西北地区干旱面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加强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