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时间过半,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也已过半程。7月15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主持召开全国扫黑办第七次主任会议,分析专项斗争新形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谋划下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任务举措。
近期,全国扫黑办主任、副主任带队,采取“蹲一省联一片”的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今天的会上,各调研组汇报了调研情况,分析当前黑恶势力犯罪的动向特点,查找专项斗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科学谋划好下半年专项斗争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一新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三大阶段性特征”、正视“六大阶段性瓶颈”、明确“四大阶段性任务”,坚持以“破案攻坚”开路、以“打伞破网”断根、以“打财断血”绝后、以“问题整改”提质,再掀扫黑除恶强大攻势,推动下半年“深挖根治”取得更大成效。
下面,长安君就原汁原味向大家解读——
一、认清“三大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动权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专项斗争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掀起一波又一波强大攻势,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社会各方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拍手称好。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要认真分析把握阶段性特征,深化部署,强化举措,再掀起强大新攻势。具体要把握“三大阶段性特征”:
——专项斗争正处于“深挖根治”的攻坚阶段。目前,浮在面上的处于低级形态的黑恶势力已基本被打掉,但一些隐藏较深的处于高级形态的黑恶势力还没有被挖出来,一些黑恶势力逃亡到监管薄弱地区甚至境外深藏躲避还未遭到打击。一些黑恶势力加速向新兴领域延伸,借助“套路贷”、“校园贷”等方式非法牟利,有的利用法律空白点、监管盲区实施犯罪,查处难度较大。打掉的黑恶势力总量较大,但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盖子还没有完全揭开。突出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但滋生的土壤还未彻底铲除。大量案件进入起诉审判环节,受理案件数量成倍增长。我们要按照下半年“深挖根治”的要求,着力打击“隐性”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着力打好起诉审理“法律战”,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专项斗争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的相持阶段。面对全国上下扫黑除恶的强大声势,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纷纷改头换面、蛰伏隐匿,改变对抗策略,狡诈性、顽固性更强。有的把“黑色”漂成“白色”或染成“红色”,企图逃避打击;有的顽固反扑,密谋策划打击报复。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锐气,紧盯目标不放松,保持定力不动摇,打击力度不减弱,坚决把专项斗争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专项斗争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下半年既要完成“深挖根治”任务,更要着手谋划“长效常治”的制度机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制度机制建设,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在行业监管、乱点整治、基层治理等长效机制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弱项,出现一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我们要坚持边扫边打、边整边建,办理一批案件、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方面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专项斗争成果,为明年实现长效常治打下良好基础。
图为陈一新率全国扫黑办调研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检察院调研。
二、把握“六大阶段性瓶颈”,切实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针对性
进入全面纵深发展的中期阶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遇到一些新的瓶颈问题,务必要清醒面对、着力突破。具体要正视“六大阶段性瓶颈”:
——要正视思想认识上的新瓶颈。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扫黑除恶的重大意义,对专项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长期性、隐蔽性认识不足、估计准备不足,没有把专项斗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的过度依赖上级督办,主体责任虚化,工作责任不落实,压力传导不到位,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问题。这警醒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主动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确保专项斗争不偏方向、不走过场。
——要正视打击力度上的新瓶颈。当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特征,有的地方对这些新特征分析研究不够,打法战法还不能完全适应,破案攻坚能力还不强。有的地方“打伞破网”仍需深入,涉黑涉恶案件查办与“打伞破网”数量不匹配;有的地方“打财断血”还不够彻底,重深挖犯罪线索、轻斩断利益链条,查扣、追缴、没收涉黑涉恶资产的力度还不够。这警醒我们要紧盯依法严打、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中的薄弱环节,打深打透,不留死角,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及其经济社会基础。
——要正视均衡发展上的新瓶颈。有的地方行动慢、力度小、成效差。个别部门执法力度弱、执法手段少,对涉黑涉恶问题整治不力。这警醒我们要及时跟踪掌握各地各部门斗争动态,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专项斗争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均衡协调发展。
——要正视线索拓展上的新瓶颈。有的地方和部门主动发现线索能力较弱,对深层次线索的深度挖掘不够,坐等上级交办。有的地方虽然线索量大,但没有建立统一受理、分类核查、集中研判的工作机制,线索核实转化率低。这警醒我们要创新线索发现方式,深入开展对过往线索和案件的翻查回看,加强线索交办核查反馈,持续深挖潜藏隐匿的黑恶势力,不断取得新的战果。
——要正视执法办案上的新瓶颈。有的地方办案力量不足,扫黑除恶专班的专业能力有所欠缺,一线办案人员法律政策水平亟待提升,难以应对案件剧增和复杂的新形势。这警醒我们要指导各地严格依法办案,准确把握法律政策,既要打好抓捕侦办的“攻坚仗”,更要打好起诉审理的“法律仗”,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
——要正视动力干劲上的新瓶颈。有的地方和部门随着斗争成效显现,认为打击力度、工作强度可以缓一缓,“歇一歇”的心态有所抬头。有的干警面对恶意举报等外部干扰,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这警醒我们要及时采取教育引导、减负保障等措施,持续激发政法干警工作热情和斗争精神,一鼓作气、再接再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图为陈一新率全国扫黑办调研组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潇河湾社区调研。
三、明确“四大阶段性任务”,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发展
专项斗争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坚持“稳、准、狠”不动摇,按照“黑恶积案清零、问题线索清零、涉黑犯罪零发生”要求,坚持以“破案攻坚”开路、以“打伞破网”断根、以“打财断血”绝后、以“问题整改”提质,不断掀起强大攻势,努力把黑恶势力扫荡根除。具体要明确“四大阶段性任务”:
——在加大破案攻坚力度上持续发力。要以深挖彻查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操场埋尸”案等重点案件为契机,严格执行挂牌督办和领导包案制度,把全国扫黑办挂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查深查实,还人民以公平正义、还社会以法治信心。对变“色”变异、隐藏蛰伏的黑恶势力,要紧盯不放,精准打击,确保换了“马甲”照样严惩,努力做到不漏一案、不漏一罪、不漏一人。要有针对性地延伸打击锋芒,加大对金融、民生、网络等领域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开辟看守所、监狱等“第二战场”,努力发掘专项斗争新的发力点、增长点。要分级分类加快线索核查,涉及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省级核查,涉及重大恶势力犯罪的地市级核查,实施有力打击,再突破一批难啃之案,再深挖一批蛰伏之徒。
——在加大“打伞破网”强度上持续发力。要把“打伞破网”作为主攻重点,健全线索移交、协同办案机制,完善提级管辖、异地用警、会商协办、责任倒查等措施,不管“伞”有多厚、“网”有多大、根基有多深,都要揭开盖子、撕开口子、挖掉根子。要强化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协同,完善公安、纪检监察“双专班”侦办模式,确保案件侦办与人员查办同步进行、同向发力。对“盖子”揭不开、只查“小伞”不打“大伞”的地区,上级党委政府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