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5日——23日,我们社区舞蹈队组织参加一路向西独立成团去甘青宁夏旅游。
年7月22日,周日,旅游的第八天。今天参观游览,是我们这次旅游的最后一天。任务不多。早饭后,我独自一人去了宁夏中卫市的鼓楼,拍了几张照片。上午10点,大家乘中巴车去看黄河大峡谷景区。到了景区,没有游客,停车过去一问,原来是由于黄河泄洪,水量大,为了安全,景区不开放。这样,我们改去了附近的大禹文化园参观游览。再开车去西夏王陵参观游览。最后导游送我们到银川火车站,今晚20:52,Z次,银川~北京西。明天上午8:34到北京西站。
中卫鼓楼:
中卫鼓楼位居县城正中,清初名曰文昌阁,高23米,通高30米,重楼3层,是一座四方台基拱洞型的楼阁建筑,楼型为四面八方一体式,楼之西南角有一小门可通达楼基上部。中卫鼓楼特点鼓楼底基呈长方形,南北长为22.4米,东西宽为16.65米。基座正中为“十”字形门洞,分别通四面街道。门洞高3.75米,中心为穹窿顶,正中有八卦藻井,入卦图周围悬木雕八仙像,4个角嵌有石雕龙首,昂然相对。基座四面门楼上有匾额,是按方位反映中卫地理形胜的,其东曰“锁扼青铜”;南曰“对峙香岩”;西曰“爽挹沙山”;北匾原为“控制边夷”。是一座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此段选自百度)。
到了大峡谷,景区不开放,我拍了一张简介,说明大家“到此一游了。
大禹文化园:
宁夏大禹文化园位于吴忠市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东岸4.5公里处,塔的黄河对面,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为仿汉代建筑,在园区轴线上建有码头、广场、牌楼、入口大门、钟楼、鼓楼、明堂、大殿;“两翼”建有河图洛书、九州苑、大禹雕像。项目整体建筑高度由西向东逐级增高,高差31.05米,形成错落有序的布局。禹王殿建筑面积平方米,殿内有一尊高为18米的大禹坐像,融祭祀、纪念、功德、文化为一体,禹王殿分成“两层、一庙、两堂、三厅、一长廊”的展示空间。包括:中心禹王庙,一层大禹生平堂、大禹精神堂,二层大禹治水厅、大禹神话厅、大禹政绩厅、大禹文化长廊,各厅疏密有致,肃穆大气,聚合得体。整体建筑以象征华夏黄河的黄色,以及橙、绿等色彩为主色,材质则采用木、石、青铜、汉简等。整体设计格调古朴典雅,大气磅礴,集礼仪性、资料性为一体,从而使整个文化园空间宽广,令人耳目一新。大禹文化园设计为国内首创,实现了“以庙传神、通史鉴今、资物育人”的展陈理念,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大禹所蕴含的深厚文明与内在精神,成功打造成为黄河金岸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圣地(此段选自百度)。
大禹塑像。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米至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西夏王陵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在中国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它承接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景区占地面积58余平方公里,核心景区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又受佛教建筑影响,构成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年西夏王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年列入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年启动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年西夏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景”(此段选自百度)。
这四个字,大家都不认识。
检票处有这四个字的说明,我拍了一张。
参观西夏王陵的室内展,有图示,不许拍照。我就拍了这两张镜面的照片。
在银川,最后一餐,就是在这个饭馆吃的。
到了银川火车站。
这张照片是找银川火车站的旅客用刘老师的手机拍的。我们11人和导游华仔一起合影留念。的导游旗显得分外惹眼。
和导游再见,感谢华仔几天的服务和陪伴!
我拍了几张红外摄影片:
我拍摄的接片照片:
还有一张红外接片照片:
在大禹文化园室内参观时,我看到一个地方,可以拍多次曝光片,于是就给舞蹈队员们拍了几张:
快乐的一路向西旅游,到此就结束了。第一天和第九天在火车上,没有照片。这次就按第二天——第八天的次序,完成了这次旅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