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邱震海准确研判中西关系的变与不变y3ivenit
TUhjnbcbe - 2020/6/26 18:53:00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邱震海:准确研判中西关系的“变”与“不变”


郑浩:欢迎回到《时事开讲》节目。中国在发生变化,中国在崛起,而西方对中国的思维也在发生一些微妙和复杂的变化,如何来看中西方关系的微妙的变与不变,我们再来听听邱震海先生的一个分析。你是怎么看这样的一个问题?准确研判中西关系的“变”与“不变”邱震海:对,刚才第一部分我们基本上可能讲的有点乱,涉及到中国国内的情况以及中国跟西方这种比较复杂的情况。那么总而言之我觉得,如果说中国跟西方的关系这一块来看,现在我觉得一方面是中国跟西方的态势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因为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包括跟美国跟欧洲都带来一些共同的挑战,共同的恐惧。但与此同时,我觉得中国和西方还是有许许多多可以合作的空间,包括在中国如何管制、如果有效的提高在中国国内的管制方面,真的是中国有许许多多可以向西方国家学习的经验。我记得前几年我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后来引起观众和友们极大的争论,我认为中国现在目前以社会转型,不是说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我们是很快,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社会转型,就从原来一个无序的社会慢慢向有序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中国几乎是处在西方,尤其是欧洲19世纪下半叶的水平,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中国的经济水平在19世纪下半叶。因为欧洲在19世纪下半叶,欧洲在19世纪下半叶他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也是一个转型过程当中,工业化刚刚开始产生,社会福利等等开始产生,然后当时也是公务员的腐败、警方的腐败等等,警方和市民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府跟公民之间的关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当时一个社会转型过程当中,欧洲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欧洲有几个大国德国、英国、法国,尤其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我们知道英国它是世界上一个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他在过去几百年过程当中,除了以他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人权,包括法国,英国同时以他的这种对整个社会管制的一些非常行之有效的经验,其实是为人类整个的精神财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借鉴的经验,包括英国对香港的管制。所以我想说的是,其实中国目前面临社会在转型过程当中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其实我们确实有可以向西方国家包括欧洲国家学习的一些空间在这里面。郑浩:对。邱震海:那么这一方面,如果我们把这个作为背景来认识中国跟西方关系的话,与此同时我们再看,最近一段时间随着西藏风波,随着奥运火炬传递,然后到“5.12”大地震之后,后来由于三、四月份之间,三、四月份的时候当时闹的比较僵的一些情况,通过5.12大地震有所缓和。那么现在当我们从新又开始面临一种价值观的碰撞,价值观互动的情况下,我想我们还是可以有些反思。郑浩:对。邱震海:总而言之,以前我也不断的讲过,我们看欧洲和美国应该说还是有相当的区别,你比如看这次看西藏问题,在奥运火炬传递,包括这次萨科齐的问题上,欧洲人似乎在一些所谓的虚无缥渺的价值观上,似乎更为理想化、更为执着。而原来是世界上,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的美国,相反的在最终的价值观问题上,他们倒显得非常务实。所以美利坚这个民族,他有他的原来既有理想,同时也非常务实的一面;而欧洲他既有在市场、在能源上非常务实的一面,同时他也在价值观上非常执着乃至非常固执的一面,这个就是欧美之间的差别。所以我想指出的是欧美之间这种差别我们要牢牢记在心上,与此同时,我们到底如何看欧洲和美国,到底对中国来说哪个,欧洲和美国哪一方是中国潜在的更大的一个威胁,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们可以长久来思考的问题。但是与我个人的浅见来看,刚才我已经讲到了,美国看中国由于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是吧?他评判中国任何一个标准都是看中国这个国家长期以来,长期以来会不会对美国形成挑战,所以他更多的看中国是从战略的、*治的眼光。而欧洲呢,它更多的是从文化、从理想色彩,从价值观的眼光。美国在一些具体的议题上,相反会显得比较务实,而欧洲在一些具体的议题上,尤其涉及到价值观的议题上,会显得更加理想化、更加执着、更加固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想指出的是美国和欧洲在面临中国的问题上,其实我们看现在整个的态势是基本相同的,由于中国的崛起,他们互相各自都感到一种威胁,但是美国更多的是感到在国际秩序上,中国有可能挑战他。而欧洲更多的是感到是在能源、在市场更多的是一种人性上的一种担忧。当然欧洲也有像萨科齐,像默克尔这样一些价值观上的一些问题,但是欧洲领导人目前对中国不太了解,萨科齐几乎是完全不了解中国,也完全不懂外交,以前默克尔也完全不了解中国,也完全不懂外交。这个不是跟前几年小布什刚刚上台的时候一模一样吗?小布什当时也是不了解中国,也是没有外交上的经验。所以我想说的是,其实欧美的领导人在目前的情况下,他有他的一个共性,这种共性就是面对中国崛起,他们共同感到一种威胁,而且这一代领导人都是在冷战以后成长起来的,都是比较缺乏外交上的经验。所以他们都在执*的初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像小布什身上有一些牛仔风格,像萨科齐和默克尔有一些理想化的一些色彩,但是我们看到小布什,他通过两任的执*,到他的执*的后期,无论是他个人在面对中国的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从理想变为现实,还是美利坚民族他这种务实的色彩越来越占据上风。所以我相信在未来当萨科齐执*到了他的第一任期的后面两年,哪怕他如果有一个第二任期的话,我想就像今天的默克尔也已经不像刚开始两年那么牛仔,那么一个所谓愣头青的风格。他们慢慢的开始会感觉到在对中国的问题上,要有一种绚烂归于平淡的一种作风。但是在欧洲和美国同时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我觉得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就是我们如果要考察欧洲和美国,美国永远是世界上至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间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所以他跟中国之间的关系,并不会由于这次小布什来参加北京奥运会多次做出承诺而有所改变。相反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未来是一种长久的、潜在竞争乃至既合作又对抗的关系,而欧洲从未来长期的情况来看,虽然说目前表面上有萨科齐,有默克尔那些非常牛仔的、非常愣头青的一些理想化的一些作风。但是欧洲由于他不是世界上超级大国,他未来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上一个超级的*治实体,所以他跟中国未来长期,不可能形成根本性的战略性的冲突,所以欧洲跟中国,如果中国很好的去消弥来自欧洲方面无论是*界,还是民间对中国崛起的隐忧的话,我还是那句话,中国可以利用欧洲做许许多多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我们要认识到,虽然表面上抗拒中欧关系在变,好像变的让我们感到不可理解,让我们变的以为萨科齐现在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的敌人了。而布什由于他多次承诺愿意来参加北京奥运会,倒似乎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了,我觉得这个完全都是表面,这个背后我们还要看整个双方的实力,以及双方未来的能不能或者会不会跟中国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格局上的一种冲突。但是还有一个变,我认为就是在任何一个领导人,尤其他现在,无论是萨科齐、默克尔包括布朗、包括布什,他都不是以前冷战时代的老一代领导人,所以他都会对中国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小布什从他2001年上台到现在即将下台了,我说他终于开始对中国显出愿意来参加,在西方许许多多的国家领导人都不来的情况下愿意来参加北京奥运会。我认为小布什的转变,其实,也许今天的小布什就是四年、五年以后的默克尔和萨科齐。所以无论如何,从这里面我们还是要对中欧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一个研判。郑浩:对,那么无论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有多大的一个差距,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在发展,那么既然在发展就有互相学习的地方,那么究竟在哪些地方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呢?下一节再来听听邱震海的分析,一会儿再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邱震海准确研判中西关系的变与不变y3ive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