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信任危机波及香港股市
4月5日,A股强势反弹而港股疲软下跌,打破了过去很长时间A股与港股协同升降的局面。造成这一反差的,有香港股市中民企股暴跌的“功劳”。市场人士认为,从美国股市爆发的针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危机”,全面波及香港股市,危机可能继续蔓延。
民企股纷纷遭遇“洗劫”
从指数看也能发现问题。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06%,超过了大盘平均跌幅。恒生指数跌0.95%,以内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主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仅跌0.87%。具体到个股,中国*金国际、中国铁联传媒、北京建设、百田石油、中国航天万源、神州东盟资源、环康集团、新传媒、宏创高科等,跌幅在10%至4.9%之间。受诚信危机困扰的大庆乳业、岁宝百货停牌。
中国企业股领跌香港股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两个多星期前,民企博士蛙国际因为德勤辞任审计师事件,股价一天暴跌46%,之后停牌至今。博士蛙停牌的消息还拖累了在香港上市的另一只“蛙”青蛙王子。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与博士蛙类似,股价也在两个星期内下跌27%。令公司高层频频出面澄清“我们与博士蛙的经营方式并不一样”。
之后,在内地经营地下商场的人和商业、大庆乳业、春天百货、理士、喜尚等民企纷纷“遭洗”。就连中投重仓的保利协鑫、旭光高新也不能幸免,其中旭光高新在3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就从1.96港元直落1.3港元。
人和商业本是郑裕彤等一众香港富豪都持股的大蓝筹,市值一度超过400亿港元,高峰时曾同时有几十只权证挂钩。但是,现在股价已缩水75%,而权证也仅剩下4只。究其原因,原来是有一笔应收账款如在雾中,坊间传言该账款与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中渝置地的高管有关。
信任危机从美国袭来
事实上,从历年的“洗盘”手法可以看出,市场偏好于抛售出现丑闻、业绩不佳和审计师辞任的公司。去年主要集中在业绩造假的丑闻上,而今年则是三样齐全。
“诚信危机从美国波及到香港股市了,这是市场的正常反应。”台湾投资人丁元恒认为,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中国经济受到某些不利因素影响,前景不明朗,导致一些国际投资者从中国企业撤资。而始作俑者,是德勤事务所。
丁元恒说,由于香港的审计法律严格,审计师知情不报责任类似“连坐”,令投资者对审计师充满信任。发现上市公司有财务作假且不听劝告,审计师和审计事务所能做的就是中断合作关系。因此在香港股市上,只要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非正常辞任,市场几乎一律抛空股票。
2011年,德勤就曾因公司财务问题辞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国高速传媒及东南融通的审计师一职,这两家公司随后均被停牌和退市。“审计师辞职等同公司被判死刑。”申银万国证券香港联席董事王雅媛表示。
审计事务所翻脸不认人
大庆乳业与博士蛙类似,也是审计师辞任。审计师德勤甚至在辞任的函件中表示大庆乳业的部分牛奶采购交易存在舞弊,以及销售单据存在差异。去年,中国森林、瑞金矿业等多家民企均发生过审计师辞任。仅仅是瑞金矿业的暴跌和停牌就造成“香港股神”谢清海和一众中资券商自营业务的浮亏,其中,股神一人就独亏5亿港元。
这已经不是香港股市民企股第一次“受伤”。2011年3月至5月间,一场自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反向并购公司的做空潮,也曾将民企财务风暴烧至香港。当时许多香港上市公司受到牵连和质疑,中国森林、瑞金矿业、群星纸业三只民企股更因财务不合规、营收存疑等问题导致审计师辞职,至今均未复牌。
另有观点认为,内地民企股并非恶意作假。为控制通胀,内地去年收紧银根,令企业周转困难,民企应收账款增多的情况加剧。部分已公布业绩的内地企业,去年应收账款增幅以倍数计,远高于收入及盈利增长,甚至有企业应收账款占收入五成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希望做假账暂时渡过危机。
民企遭抛弃的“坏消息”会不会波及A股呢?深圳海融达投资总经理薛岩认为不会,“因为A股的市场环境不同、法治环境不同。”他说,因为惩处不力,A股上市公司财务做假的风险很低,被曝光后处罚的金额也很少,使得很多公司不怕做假。薛岩认为,香港股市的股价比A股股价更真实反映公司价值,A股市场要成为健康的、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市场,应该借鉴香港股市的治理经验,让坏公司暴跌甚至退市。心肠太软或者拿人家的手软,都不可能治理得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