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动风行惊蛰户,万物复苏大地舒。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移民刘克瑞忙着喂牛,“今年建了一座新房,准备开个茶社。现在村上来来往往的人多,坐在里面喝喝茶,叙叙旧。”3月6日,刘克瑞对前来观摩的人说着打算。
年,刘克瑞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西海固来到了弘德村,实现了异地安家、异地就业,从此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儿媳妇在村史馆上班,一月有块钱的工资,儿子在养殖场喂牛,一月有多块钱的收入,我在村上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一月也有多元的工资,我家还在养殖场入股分红,一年下来要分红2万块钱。”在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征程中,刘克瑞对过上更好的日子,充满着自信。
刘克瑞的茶社即将开张经营。
而在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兰花芬芳 行胜于言”提升行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引导和带领广大志愿者在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中,展现志愿者风采,书写奉献华章。
因水阔鸟翔风光秀而成为“打卡地”的古城湾砌护段,黄河奔涌,激荡岸堤,景观宜人的人工湿地依在黄河怀抱。这块美丽的湿地其实是吴忠市为处理污水而建设的一个生态系统:污水通过输水管线输送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强化处理,湿地系统中填充的河卵石、砾石、火山岩等填料能有效去除悬浮物,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种植的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净化吸收有机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四类标准,排入黄河循环再利用。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吴忠市集中开工建设90个重大项目。全年确定的个项目建设总投资亿元,将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在吴忠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草长莺飞,泥土芳香。从罗山脚下到黄河之滨,从繁华的城市到广袤的乡村,从机声隆隆的工厂到安详的社区,一个个拼搏的身影感人至深,一个个建设的场景鼓舞人心,正在凝聚起新吴忠开局“十四五”,起航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十四五”期间,吴忠市围绕“五个区”建设,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实施好先行区建设10项工程,打造生态建设样板市,争当先行区建设排头兵。实施青铜峡库区泥沙综合利用和贺兰山东麓、牛首山北麓山洪沟道防洪等工程,有效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深入开展山川绿化行动,实施罗山生态功能区、牛首山东麓等生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和草原修复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让盐同红成为中部干旱带最绿的一片,让利青成为黄河两岸最美的一段。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黄河吴忠段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实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工程,统筹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址公园。
同时,调转增融,构建更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快发展奶牛、滩羊、肉牛、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打造亿元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区、亿元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聚集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优化提升能源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实施对标升级、质量提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建成金积、太阳山、青铜峡三个亿元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支持金融服务、咨询等服务业新业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以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宁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创新应用,建设区域级大数据交易平台,推动数字吴忠、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园区建设。
吴忠市还将扩大内需,激发更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开展“放心消费在吴忠”创建活动,实施消费惠民行动,改造提升“两区三街四广场”,提高“游在宁夏·吃在吴忠”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教育、康养等消费新模式,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升级。谋划储备“十四五”项目个、总投资亿元,着力扩大特色产业、生态建设等领域投资。加快建设利青快速通道等10个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实施城乡东线和清水河流域供水、苦水河综合治理等工程,配合做好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太阳山开发区热电联产、盐同红新能源一体化等重点能源项目,盐池县建成全区天然气加工保障基地和国内氦气产业基地。落实水资源综合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和国家级节水型城市。
黄河古城湾砌护段风光秀美。
“解放思想,开拓更宽更广的发展空间;振兴乡村,夯实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统筹城乡,推动更为协调的融合发展;改善民生,创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加强治理,建设更加和谐的平安吴忠。”吴忠市有关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吴忠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市、民族团结模范市、生态建设样板市、宜居宜业示范市,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左右,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佳楠实习生:马静雪
审校:马宝勤
终审:杜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