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方言播报咱宁夏人自己的味道
实事深一度
新无涯
闻天下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青铜峡市青铜峡镇上演。
清晨,村民李桂英准时赶到公公家,为瘫痪在床的小叔子端屎端尿,伺候公公和小叔子吃早餐。
中午,她把饭菜送到公公家,待公公和小叔子吃完,她先陪99岁的公公苏彦伏聊聊天,再用轮椅推着小叔子苏海祥到外面晒晒太阳。
下午,喂羊、做完家务,再给公公、小叔子送去晚餐,并打理小叔子在家开设的小卖部。
“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这样做。”谈起38年如一日的付出,李桂英语气平淡。
年,李桂英嫁到同心县新庄集乡王大湾村,面对年迈驼背的公公、患小儿麻痹瘫痪在床的大伯子和小叔子,以及有听力差、腰椎间盘突出的丈夫苏海清,李桂英没有选择逃避。伺候公公、大伯子和小叔子,协助丈夫下地干活,她得小跑着干。
“我们家的拖累太大了,我有时候忍不住发牢骚,觉得太难熬了。38年来,媳妇却任劳任怨,对这个家不离不弃。”苏海清说。
“农忙季节,母亲忙完家里忙地里,干农活、伺候病人、做家务。”三女儿苏俊梅说,母亲撑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家,还给后辈树立了榜样。
给大伯子和小叔子接屎、接尿,气味难闻不说,也很不方便。李桂英安慰自己:“心里干净了,什么都不脏。”一年四季,反复拆洗两人的被褥成了费力劳神的繁重家务,而她默默劳作,从不抱怨。
“遇到什么就面对什么,没有过不去的坎。”李桂英说,世界上比我苦的人还有很多,我并不是最苦的。
在她的带动下,子女们都很懂事,主动承担照顾病人的重担。由于生活困难,女儿都没有上学,儿子苏俊林考大学差了3分。班主任老师找上门希望他复读,苏俊林说,即使他考上大学,以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供不起,遂外出打工。每当提起这件事,李桂英言语间透着歉疚。
年,李桂英一家搬迁到了同进村,小叔子和公公仍由她照顾,大伯子因身体原因留在同心县老家,由李桂英的女儿照顾,直到年3月去世。
小叔子苏海祥肌肉萎缩浑身无力,每次给他穿衣服、翻身,李桂英都累满头大汗。孩子们给叔叔凑钱买了把轮椅后,李桂英可以推着小叔子到外面晒太阳,“与以前相比,轻松了不少。”
今年53岁的苏海祥比李桂英小一岁。“我在炕上躺了30多年,是嫂子端吃端喝养活我。遇上了一位好嫂子,她待俺比妈还亲!”说起李桂英,苏海祥几度哽咽。
李桂英说:“现在儿女都已成家,民*部门也给家里人办了低保,我可以稍稍歇口气了。我还有个心愿,希望将来能有两个孙子,到时候可以过继一个孙子给小叔子,等俺们老了,照顾不动小叔子的时候,好有人继续照顾他。”
(来源:宁夏日报)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每天20分钟新闻资讯
尽在实事深一度
主播:谢小莲
制作:韦冰
编辑:谢小莲
播出频道:银川生活频道
首播时间:18:40
快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