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湖长墙之战,刘松山取得大捷。
也在同一天,一个噩耗传来,衢州镇总兵简敬临被杀。
简敬临,湖南人,因脸上有麻子,绰号“简麻子”骁勇敢战,随曾国荃平江南太平军,屡立战功,赏穿黄马褂,以提督记名,已补总兵实缺。
随左宗棠来甘肃征剿叛乱,统带五营进驻谭家桥。
刘松山相约雷正绾,张福齐,周兰亭,简敬临四人从南路进发,与刘松山北路合围金积堡。
雷正绾等人驻扎地被波浪湖隔开,如果要与刘松山会合必须绕过波浪湖,傍着金积堡和附近的堡寨穿过去。
在这附近都是金积堡的重兵驻扎,其中就有白彦虎的精锐在内。
所以说呢,这个合兵根本就无法实现,雷正绾等人,也只能是自行打开通道。
这四位,随便拎出一个就够他们愁的,雷正绾可以说在整个西征军里的资历最老,从同治元年他就随同多隆阿入陕平叛,这么多年来,一直战斗在一线,和曹克忠,陶茂林并称为早期关陇三杰。
左宗棠入关陇,老雷仍然当仁不让的位列第一团队,和周兰亭联手屡败陕西十八大营诸豪。
简敬临那也是战场拼杀出来的宿将,麾下楚军,在关陇战场也是赫赫战功。
张福齐虽然在四人中,名气不彰,那也是功勋卓著。
简敬临之死,死得如此之惨,可以说在整个大清年间,极其罕见。
简敬临生年不详,可以肯定年纪不大,应该在三十左右,是年轻气盛,一路风顺的军中新星。
这个年纪和资历,建功立业为第一,放眼周围,雷正绾,周兰亭已经跻身高级将领行列,而且年龄也都四十朝上,晋升的通道快到头了。
环顾四周心茫然,心高气傲的简敬临把目光投向北路军翼长,最高指挥官刘松山。
时年刘松山刚满37岁,已经是肃州镇总兵,广东陆路提督,达桑阿巴图鲁,赐黄马褂,三等世袭轻车都尉。
身居要职,高级军官,荣誉加身。
而简敬临自己呢?是衢州镇总兵,锵僧额巴图鲁,没轻车都尉的爵位。
看着好像差不多,实际上差距很大,简敬临这种官职在清军序列中众多,而刘松山这样的资历可是稀有。
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促使简敬临走向末路的动力。
这次金积之战如此顺利,下一步刘松山就是封疆大吏,那可是一个汉官能达到的顶峰。
一个小小的金积堡,看看都是些啥人吧?
不就是种地,打铁,做生意的吗,再加上个神经兮兮,就他们还能打仗?
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的对手。
再不出手可就晚了,出击,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誉。
他的驻地汉伯谭家桥距离金积堡只有五里路,就和雷正绾相约一起攻打金积堡。
二人约好次日中午时分,一起出兵,发起进攻。
简敬临这个人,实话说还是心胸狭窄,不想和老雷分享战功。
他提前在早上率领五营出发了,其中有提督姚连升的一个营。
这样一来,他就成了一支孤军,环绕在他周围的都是金积堡武装力量中最为精悍的。
他身边都有谁?可谓是列强环绕,马正和,余彦禄,陈林,白彦虎的大将余小虎,看看这几位,哪个不是久经战阵,哪个不是从血堆里爬出来的,哪个不是战术大师,可惜的是简敬临这个时候只看到那黄马褂和红顶子。
这些他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部队出发之前,其部下劝诫他:“我们孤军深入,没有援军,胜算不大,还不如等雷提督之军来,一起走,或可一战而定”
简敬临挥臂,严厉指责说:“我打的仗多了,这么个弹丸之地,有啥可怕的?”
说完,直奔金积堡。
距离金积堡不足五里,一标人马拦在简敬临面前,马化龙甘肃军的大统领冯标来了,属下八百人都是精锐骑兵,人手长矛,快枪。
简敬临冲阵和敌军战于一处,敌军不断后退,简敬临被一步步引到九旗堡。
在这里早就有余小虎等在这里,白彦虎这会和马占鳌等人在巉口与徐占彪,付先宗等人周旋呢。
金积堡这里留下的是余小虎和黑宝才等人,黑宝才的黑旗营在职田战役全军覆没以后,就和余小虎并肩作战。
冯标把简敬临五营楚军引到九旗,余小虎大纛一挥,敌军从附近埋伏的堡寨纷纷涌出,很快把简敬临包围。
事已至此,简敬临知道自己太轻率了,立即派出数个小队突围而出向雷正绾和距离战场最近的,高州镇总兵徐文秀求援。
余小虎,悍勇善战,手中一杆长矛,背后一杆洋枪,曾经在胜金关阵斩都司张鹏飞极其麾下近五百人,在追随白彦虎南征北战中也是屡创官军。
余小虎带领马队猛攻简敬临中路,手持长矛驰突决荡,身后敌军均为老匪,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其余围击侧翼。
提督姚连升率军首先迎击余小虎,不消片刻一营楚军战死,姚连升也身负三创,力竭而死。
这边简敬临的四营楚军情况也不妙。
参加围攻的除了余小虎,黑宝才一千五百人,还有马化龙的甘肃军元帅沙学德三千人。
这四千多马队围攻四营楚军,不久四营也全军覆没,简敬临身边只剩下亲随卫队五十余人。
简敬临本人,头戴一顶貂帽,个人符号极为醒目,惹人眼球。
也正是这顶貂帽将简敬临送上了绝路。
此前,马化龙遣人至刘松山处请降,礼物中有数顶貂皮帽。
刘松山将貂皮帽分送各军将领,其中简敬临就有一顶。
简敬临本南人,初至宁夏金积之酷寒之地,不耐寒冷,对貂皮帽爱不释手。
此次出战,头上就带着这顶貂皮帽。
余小虎等人,认出貂皮帽,知道这个是大官,就将其包围,简敬临身边之卫队拼力抵抗,全部战死。
简敬临身负重伤,被余小虎生擒。
余小虎将简敬临寸磔,悬尸骨于堡城的东西望楼。
而这时尚未到中午,雷正绾率军正在半途,接到简敬临危殆的消息,老雷策马飞奔,路上遇到前来救援的徐文秀,二人赶到战场,晚了,满地都是阵亡的楚军将士,简敬临不知所踪,只在附近找到一顶已经脏污残破的不成样子的貂皮帽。
在这个时候,刘松山还不知道简敬临已经死了,他还在升帐议事,打算让陈宗藩赴简敬临处帮办营务。
徐文秀立即飞马向刘松山禀告了简敬临被擒杀的消息。
刘松山闻听简敬临惨状,惊骇不已,一员朝廷的高级将领,竟然被擒,更惨的是被寸磔,这等残暴,令刘松山这个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汉子也是忍不住当场恸哭。
曹操曾经训诫夏侯渊说:”为将当有怯懦时,不可徒恃勇也,若但任勇,则一匹夫敌耳。
按照这个标准看,简敬临不过一匹夫尔。
刘松山下令立刻拨三营移驻金积堡东北波浪湖的末端,一面约雷正绾,周兰亭,张福齐出兵报仇。
在简敬临被杀的第二天,是十一月十一日,刘松山,金运昌分两路出兵。
刘松山率五营马队,驰赴金积堡东南简敬临营盘驻扎地汉伯堡,雷正绾也正等在这里。
驻守附近的敌军得知刘松山来到汉伯,就出动马队两千,堵住刘松山的归路。
刘松山正带队出营,见敌军势大,立即折返回营,闭营固守。
马化龙帐下元帅沙学德率二十余团马队猛扑大营。
刘松山指挥部下迎击,双方在营内外鏖战不休,沙学德此次是志在必得,毕竟昨天已经擒杀了一位朝廷高官,这次刘松山,雷正绾都被包饺子了,千载难逢,一举灭之。
沙学德是亲临一线指挥战斗,马队全部下马与步兵合力,从四处向大营发起进攻,手中火枪,火弹纷飞如雨,部分人开始焚烧木制的栅栏围墙,还有人在地上忙着挖坑埋设炸药,准备炸开营垒。
凭营固守的刘松山,雷正绾指挥若定,有条不紊地展开防御,刘松山是属于进攻型的选手,而雷正绾则是攻防兼备,关陇最危机,最困苦的时候,老雷都挺过来了,在枣社被围攻了一个月,最后还不是转危为安。
所以,沙学德的围攻对这二位来说,就是开胃小菜而已。
双方打的正热闹呢,刘锦棠,萧章开来了,他们督率马步各队从南路横插过来,把沙学德截为两段,萧章开率马队拉开大网,从两头挤压敌军后队,这时候沙学德的人都是步兵,马都放在后营了,被萧章开这一顿操作,首先后营就炸了,栓着的马被官军驱赶着冲向前队。
前队最倒霉,前头是刘松山,雷正绾的优势火力打击,后边是刘锦棠的马队往前赶,再加上惊马在人群中乱窜乱踏,一下子前队就崩了。
刘松山,雷正绾抓住机会打开营门冲出来,跟在屁股后面一阵追杀,击毙五百多人,缴获战马六百多匹。
沙学德是先胜后败,哪肯甘心呢?
当夜,从西南两地前来增援的敌军麋集在东面,取砖石修砌长墙,这道长墙从金积堡的外壕开始向东约长三里,然后再向南至波浪湖,总长度约百里。
想用这道长墙来阻止官军的进攻。
这是一晚上的成果,看来人多力量大,此言不虚,问题是时间太急促,是一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有些地段竟然是黄土堆,用石头的也是堆砌出来的,没有加固,所以这道“长城”根本就不禁风雨。
刘松山早晨一出来,傻眼了,就一晚上的功夫,一道百里长城就出来了。
刘松山下令必须摧毁这道长墙,趁着他们还没时间加固,各营接令立刻出队。
沙学德凭借长墙防守,以火枪,火弹反击,只有刀矛的,就把长墙的砖瓦石块当作武器向官军投掷。
刘松山这里是五路齐发,自己三路,雷正绾两路,双方在长墙内外展开了长矛对刺,大家想想,那该有多大的豁口呢?
大约一个时辰左右,官兵们发现,抵抗的枪声少了,砖块石头也稀了,看来是这帮家伙手里存货不多了。
于是五路大军奋勇蹬墙,低矮地段,就一跃而入,或者把墙身掘开从缺口进去,里面的人见大部队进来了,一部分立即后撤向附近的堡寨,还有一部分顽固的在沙学德指挥下继续顽抗。
雷正绾麾下记名提督李就山带队冲锋在前,被敌军一炮击中右胸,当场阵亡。
记名提督,法福凌阿巴图鲁李就山功勋卓著,他短暂的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就是职田之战大败白彦虎。
将军难免阵前亡,李就山死于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沙学德的顽强抵抗,一时之间让官军的进攻受阻,雷正绾调后膛开花炮,一炮下去,沙学德据守的长墙整段被炸塌,沙学德当场被炸死,尸骨无存。
元帅死了,也没心抵抗了,大家一哄而散。
那些撤到附近堡寨的残兵败将再次面临着官军的剿杀,脚前脚后,刘松山,雷正绾就上来了。
堡寨大门紧闭,寨墙上满满的都是守军,在墙上,在屋顶上,在寺院的房顶上居高临下开枪打炮,寨内的平民用手中的砖头石块向官军抛掷。
刘锦棠正在挥军攻打正门,突然上面抛下一块尖锐的石头,也是挺准的,一下子就打在刘锦棠的左手腕上,当时就血流如注。
提督李云贵,谭上达也在攻击中分别被子弹打伤右臂和左胯。
鏖战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寨内枪弹,石块殆尽,官军才得以冲开大门,寨内敌军分两路逃跑,其中一路逃往金积堡壕内,官军追杀过来,在壕沟之上枪击矛刺,壕沟内尸体枕籍,极为惨烈。
天色已晚,刘松山,雷正绾收队回营。
这一天的战果还是比较辉煌的,击毙一千六百余人,击伤两千三百余人,生擒一百五十四人,其中就有那个擒杀简敬临的冯标,另一条大鱼也搁浅了,马化龙帐下重要头领之一,前灵州营监军,阿浑郭阿忻被擒。
元帅沙学德被大炮轰死。
官军方面最大损失是提督李就山阵亡,伤者两百四十六人,战死三百八十人。
这一战打完,金积堡面临什么样的境况呢?
外援方面,陈林,马正和,余彦禄等人屡次战败,手下可战之兵不过数千,老弱妇孺人数众多。
而吴忠,金积是灵州西南的两大堡,环绕吴忠二三十里堡寨,当地人就称为吴忠堡,金积堡也是如此。
刘松山北路军已经将吴忠堡附近堡寨全部摧毁,金积堡北面的屏障已经被彻底打开,金积堡现在就只有东西数十个堡寨而已。
在东西各个堡寨的大部分是从董志塬下来的十八大营的人,和当地人杂居一处,而再外围的预望,韦州各堡已经全部归附官军。
现在的金积外围只能依靠东西堡寨的掩护。
马化龙现在还是没有放弃投诚的意念,但是这个人性格使然,喜欢耍心眼,玩小手段。
在董志塬那些人刚到金积堡的时候,他把粮食以一担六两银子的价格出售给他们,而现在呢,钱是不收了,反而是无偿的资助他们粮草,辎重,枪械,唆使他们不断发起攻击。
另一方面,他又向官军通气,说陕西那帮人不愿意投诚,希望大军能赶紧出击剿灭。
性格决定命运,用在马化龙身上最合适,最后的惨烈也是他作出来的。
现在金积堡在北路军的连续打击下,外来援兵肯定是指望不上,外来的粮草军械通道也被堵死,朝廷已经照会沙俄不得再继续为其在蒙古地方的商号提供军火支持。
金积堡内部开始缺粮,据从金积堡逃出来的难民称:“贼之骡驼,马匹饿毙者已三分之二,群相怨怼,无可如何。”
这个时候,地主家也没粮了。
左宗棠这时候向朝廷上了折子请求对阵亡的将士进行表彰,抚恤,并提拔任用新人。
朝廷旨意很快下来,完全同意左宗棠的表彰抚恤意见,并对提督杨士俊提出表彰,表彰他在固城,清水驿,红土窑一带剿匪成效卓著,头目马有布被杨士俊擒斩,现在各地流窜的叛军们北不能通往金积堡,西不能与河州合兵。
负责南路的周开锡已经完成各军的归并,分布在巩,秦一带,黄鼎在各地流动剿匪。
待任务完成后,黄鼎所部立即驻隆德,静宁,会宁,安定一带,保卫兰州外围。
穆图善驻兰州,以现有兰州城防兵力卫固省城。
再来说刘松山,刘松山与雷正绾难得能够并肩作战,对这位关陇战场的前辈,他是敬佩有加。
在离开的时候,提醒雷正绾,现在的大军驻地距离峡口(青铜峡)尚有一段距离,刘松山认为峡口位居上游,如果没有重兵驻守,恐怕会被敌军利用。
临行前,刘松山强烈建议雷正绾赶快在峡口修筑堡垒。
雷正绾悚然一惊,在刘松山走后,就命令各部加紧修筑堡垒,几天内,十余座堡垒屹立于峡口,这些堡垒有利地保障了雷正绾部的安危,在刘松山阵亡,马化龙大规模反扑的形势下,能让雷正绾从容撤退。
刘松山果然是一代名将,就在堡垒筑成的第二天,即有敌军从河西踏冰过湖对堡垒发起攻击,整整一天,雷正绾阵亡二百余名将士,丢失一垒,其余堡垒仍然牢牢掌握在手中。
那雷正绾收到攻击,张福齐,周兰亭怎么不去救援呢?
现在官军方面的粮食也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在刘松山第一次波浪湖长墙之战后,马化龙就广泛号召信众,从各地出击骚扰官军粮道和军火运输。
左宗棠好不容易从北京运送的二百余杆最先进的洋枪,也在陕西被劫,护送官兵尽数战死。
粮食紧张,官兵的斗志就很受影响,张福齐,周兰亭二人退回鸣沙。
此地只有雷正绾在坚守,老雷的军中现在也是粮食不足,士兵每日仅能两餐,被敌军重重包围,早些年枣社之围再次重现,只是这次老雷有没有那个幸运,再次遇到”河南侉子“张在山呢?
既然周兰亭,张福齐已经退兵,刘松山又如何呢?
这里刘松山的处境也不太妙,在十四日夜半时分从西安堡来的敌援进入金积堡东侧,从金积堡外壕自东往南直到波浪湖,用砖石修筑了一道长墙。。
这道长墙筑成以后,对金积堡形成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刘松山,金运昌囿于兵力的不足,与敌形成对峙局面。
这时已经是同治八年十一月间了,下雪了,地面上冻了,这个仗也是越来越难打了。此时环绕在金积堡周围的敌军已达20余万,一场改变战局的战事即将打响。